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师梦娇 近日,美中宜和发生工商变更,小荷健康增持相关股权,对美中宜和全资控股。本次增持后,小荷健康香港有限公司、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9.53%和30.47%,这两家公司均隶属于互联网科技巨头字节跳动旗下相关公司。
另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披露文件显示,该收购案经过公示后已获无条件批准。小荷健康相关负责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了该消息,此次交易经确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未来小荷健康会持续探索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事实上,早在2020年,字节跳动就开始布局医疗健康板块,截至目前在医疗科普、互联网医疗、心理健康、新药研发和医学检测等赛道均有涉猎,曾投资过医学内容平台“百科名医”、口腔护理品牌“参半”及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好心情”等,近年来小荷健康也开始涉足医疗领域科技研发。此次全资控股美中宜和,也意味着字节跳动正在深入构建线下医疗板块布局。
互联网科技巨头们都有一个医疗健康梦。除了字节跳动外,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均有布局,其中随着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先后在港股上市,阿里、京东的医疗健康业务实力在互联网科技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互联网科技巨头们都在涉足医疗健康产业,但是从公开资料梳理可以发现,各家入局路径和“个性”也都不同,如腾讯注重投资,国内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如丁香园、微医集团、卓健科技、医联等都有其身影;百度早期以产品研发、对外投资、医疗广告为主,目前AI、智慧医疗是其重点布局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各家的动作来看,互联网巨头们的布局重点开始从线上向线下拓展,一位互联网巨头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互联网企业布局医疗也都有各自的升级版本,更多的是围绕核心业务打通上下游构建生态圈。
再度布局
手握辅助生殖牌照的美中宜和,虽几度谋划上市遭遇“波折”,但资本市场关注热度不减。美中宜和在去年与中金公司终止辅导协议未满1个月,就受到字节跳动的青睐,成为小荷健康投资的两家医疗公司之一。
2021年9月,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次投资美中宜和,持股17.5748%。2022年6月,小荷健康旗下小荷香港增持美中宜和41.49%股权。连续追投后,在此次股权变更中,小荷健康终于实现对美中宜和的全资控股。
据了解,美中宜和是一家私立医疗机构,提供产科、妇科、儿科、辅助生殖、产后康复、产后休养等服务。截至目前,美中宜和拥有7家妇儿医院、2家综合门诊中心及5家月子中心,其在京医院还拥有试管婴儿牌照。
对于此次股权变更,美中宜和相关负责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次持股变更原因系字节跳动看好美中宜和业务发展,暂时没有IPO相关消息。
之所以字节跳动收购美中宜和,业内分析称,这或是看中了美中宜和在辅助生殖方面的牌照优势。2020年,美中宜和收购了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后合并运营,这项交易使公司拿到了稀缺的北京市民营医院辅助生殖牌照。对此并购,美中宜和创始人胡澜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标志着辅助生殖这个领域已经真正成为美中宜和的主力板块。
据开源证券研报,截至2021年5月,北京市共有12家辅助生殖机构(3家民营+9家公立)。根据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截至2025年,辅助生殖机构不超过15家,剩余3个牌照待申请。
由于辅助生殖牌照申请时间长且需逐级开展,预计近年竞争格局变化不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渗透率仅为7%,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9.2%,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527.4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9%,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字节跳动的此次行动,上述互联网医疗企业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企业的并购、扩展等都是围绕着自己核心主业上下游,或者与业务相辅相成、能够形成合力的标的看齐。此次,字节跳动收购美中宜和,两者在用户基础上画像高度重合,也将助力美中宜和的发展,如国金证券研报援引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女性用户占比51%;年龄上,19岁-30岁(25.1%)和31-40岁(25.2%)为主要核心群体,这意味着字节跳动将可以发挥其目标人群引流功效。
另据了解,2021年9月,小荷健康还新增为宏达爱瑞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0.71%。今年4月,小荷健康和小荷香港又分别完成对宏达爱瑞的增持,持股比例分别为64.4%、26.7%,合计持有91.1%,实现控股。
据记者了解,宏达爱瑞医疗科技拥有一家私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其与美中宜和创始人都是有医学背景的胡澜。
“大厂们”的医疗健康梦
梳理可以发现,虽然字节跳动加码了线下医疗机构的投资,但其医疗健康之路始于线上,2020年5月,字节跳动以5亿元对价全资收购医学内容平台“百科名医”,并将其改名为“小荷医典”,正式进军医疗领域。
2020年9月,字节收购了互联网医院“幺零贰四科技”,2020年年底,字节跳动成立专门负责大健康业务的极光部门,同时将原有的头条健康更名为健康业务品牌“小荷医疗”,并发布了面向患者的“小荷”APP和面向医生的“小荷医生”APP。2021年1月,在并购了线下门诊机构“松果门诊”后,字节跳动将其更名为“小荷门诊”,字节跳动的“线上+线下”医疗布局初步建立起来,围绕“小荷健康”这一品牌,医疗零售、早筛、医美等业务开始铺开。
不仅字节跳动,每个互联网巨头都有一个医疗健康产业梦。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大健康产业营收规模从2014年的2.5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万亿元,呈现出明显加速态势。此外,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交易事件稳步上升,交易事件数量从904起一路攀升到1577起,交易总金额从866亿元增加到3971亿元。
为此,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巨头们争相入局。
百度的“大健康医疗之路”起步较早,最开始从搜索切入,在医疗广告布局,但在发展过程中的医疗竞价排名等引起了部分负面效应,在2010年,百度就开始自建团队,试水在线医疗。
2017年,百度医疗事务部被裁撤后,百度将重心放在AI医疗及互联网问诊领域,同时自2019年起,百度也尝试进驻医疗器械领域,并入股“国产CT一哥”东软集团。
而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组建起互联网医疗平台阿里健康,并在同年借壳中信21世纪在港股成功上市,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一股”,入局多年,阿里的医疗布局仍相对集中,深耕医药电商领域,同时依托“医鹿”app打造起包括疫苗、体检、核酸检测、口腔、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健康行业的趋势是从治疗到治疗+预防+保健,从院内到院内+院外健康服务,并指出阿里健康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医疗服务可及性不足、医疗行业数字化有待提高、医疗保障成本高四个方面的挑战,这也是阿里健康的布局方向。
同样步入资本市场的还有京东健康。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其主营业务包括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今年3月公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3亿,相比2020年活跃用户数净增加3356万,京东健康全年收入307亿元,其中以京东大药房为主要载体的自营收入为262亿元,占比为85.34%。
在有“移动医疗创业元年”之称的2014年,腾讯也在医疗领域抛出了第一个资本绣球,投资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网站邻家医生,随后几年,腾讯的投资覆盖二十余家公司,投资金额达百亿,当下国内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都能看到腾讯的痕迹,如丁香园、微医集团、卓健科技、医联、好大夫在线、企鹅医生等。
腾讯除了投资板块,也在医学影像、医美、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涉足,在2019年,腾讯也曾抛出5亿美元投资高瓴资本的中国药店业务,并于2020年联手老百姓大药房发行约6亿元股票,企图在医药零售市场分一杯羹。如今老百姓成为国内首个药房数量破万的上市连锁药店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巨头们也在AI医疗方面进行布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11月的招聘信息显示,字节跳动实验室Al Lab Drug团队正在招聘药物发现研究及分子动力学相关岗位,介绍称致力于利用Al技术进行药物的自动发现和设计,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的同时降低药物开发的成本。今年1月,小荷健康宣布研发了一款结肠镜AI辅助诊断软件,可利用AI技术,辅助临床医生实时发现、鉴别结直肠病变。小荷健康为相关技术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
而腾讯早在2018年发布首款AI医疗产品腾讯觅影,并宣称可以实现对早期食管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多个病种的筛查,与近百家医院达成合作;几乎同期,百度推出AI眼底筛查一体机,并陆续推出智能分导诊、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两款to医院的医疗AI产品。
不过,目前很多医疗AI产品在医生看来,都十分鸡肋。一位三甲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也不能说没用,但作用的确有限,免费用可以,但买单很难。”
而从目前看,互联网巨头们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并没有太多斩获,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仍是以卖药作为主要营收来源;而其他企业如百度此前依托自身庞大的流量卖广告的模式,也因为医疗本身的特殊性、严监管性而无法持续,尤其是“魏则西事件”发生后更是遭遇毁灭性打击。
业内资深观察人士史立臣认为,互联网大厂固然有线上的流量优势,但医疗的特殊性很强,自身的强属性使其直接靠流量变现困难,与此同时目前庞大的优质医生资源都在公立医院的体系内,因此大厂做线上诊疗也会有难题。并且,医保也是一个发展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