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甚至在立秋之后,合肥连续出现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影响面大的高温天气,气温“高烧不退”,导致一些“热病”也随之升温。尤其是连续多日39℃、40℃的高温天气,致使人体代射功能增强,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容易出现电解质平衡紊乱,造成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随之而来,中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疾病多发,医院里患者增多,合肥市各家医院的门诊、急诊都增加了人员,方便患者及时就诊。医生提醒,户外工作人员、老年人、孕妇、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等要特别注意预防与高温相关性的疾病。
高温下“热病”接踵而至
家住合肥市三里街附近的徐老,今年70多岁,早上出门去买菜,不一会儿便感觉胸闷心慌。回到家中,家人赶紧打开空调,并准备了淡盐水,休息了好一会,老人才逐渐好转。
43岁的黄先生,是瑶海区某建筑工地上的一名钢筋工,早上五点多他开始在户外工作,因为天气太热早饭也没吃,一直干到八点钟左右,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抽搐症状,工友把他送到医院救治,医生判断为轻症中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热射病患者。医生介绍,患者是在分拣快递的时候晕倒,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深度昏迷,体温41度,紧急抢救后转入了ICU进行进一步救治。然而由于病情危重,虽竭尽全力抢救,患者最终还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遭遇不幸。
由于合肥天气连续高温,导致中暑的患者激增,这些病例的共同点都是高温天气下没有及时进行降温防护。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左爽提醒,除了高温、烈日曝晒易引起中暑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以及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可能导致中暑。患者中暑后会感觉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口渴、烦躁、发热,重者大量出汗,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昏迷、抽搐等。因此,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应使患者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让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果病人发高热,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者头部、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或以冰水擦身,以电风扇吹风,帮助降温。轻症中暑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能够缓解。如病人出现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症状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警惕可怕的“热射病”
对于近期经常出现的高频词“热射病”,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丁斌解释说,依据中暑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而重度中暑又分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可以这样说,热射病是中暑这一大类疾病当中最严重最凶险的一个类型。
热射病在哪些群体中比较常见?哪些情形容易导致热射病的发生?怎样预防热射病?丁斌介绍,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有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等长时间户外作业人员,此外,年老体弱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儿童、孕妇,也应做好热射病的防范。对高温环境的不适应是发生热射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而又无风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强体力劳动,加上没有中暑的相应防范措施,就容易产生热射病。 另外,有些人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也会发生热射病,多发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开风扇、空调或者衣着较多;还有产妇坐月子怕风着凉,都易中暑。
热射病是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导致的身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引起核心温度大于40℃以上,同时伴有皮肤的灼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综合征。其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最高可达到40℃以上,伴有皮肤的干燥无汗,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嗜睡、谵妄甚至昏迷,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一些后续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
丁斌提醒,热射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所以重在预防。第一,避免热射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如在高温天气下尽量不要长时间户外作业或剧烈运动,第二、保持通风状态,良好的通风能够及时地带走热量,减少发生热射病的几率,第三,注意用温水洗澡,从而带走身体的热量,第四,当出汗比较多,甚至轻微脱水的状态时,应及时补充温凉的开水,或者淡盐水,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以利散热,进行自救并拨打120,防止中暑症状进一步加重。
小心呵护肠胃
夏季气候湿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繁殖活跃,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善峰介绍,高温天气饮食不当导致肠胃不适的患者有所增加,不少是因为贪吃冷饮或隔夜食物所致。
杨善峰提醒,冷饮可使人体的肠胃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从而诱发胃肠炎。而西瓜虽是消暑佳品,但也属于生冷食品,过量食用会伤脾胃,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肠抵抗力下降。因此,吃西瓜也要讲究科学。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饭前或饭后马上吃西瓜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食用不洁盒饭、熟食或变质食品而引起腹痛腹泻的病人,更是屡见不鲜。
夏季人体免疫机能有所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会造成肠胃抗病功能减弱,因此,杨善峰提醒市民在夏季的饮食中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在选购食物时应尽量选择新鲜食品,饭菜尽量当天吃完,避免食用过夜食品,放在冰箱或空调房间中的饭菜时间不宜过长,要充分加热后才能食用,少吃外面买的卤菜等熟食。其次,家中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避免因受凉而引发胃肠道疾病,老年人所在的空调房间最好保持在27℃~28℃,夏天怕热的老人还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这样有利于肌体散热。如果不慎染上急性胃肠炎,要立刻前往医院治疗,未经医生诊治,切勿乱用抗生素。此外,有发烧症状的腹泻患者不要擅自服用收涩类止泻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避免由于服用止泻药而导致病情加重。
防止“空调病”袭扰
高温天气下,空调必不可少,甚至很多人笑称“这么热的天,全靠空调续命”。但是,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或者使用空调不当,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让人身体不适的症状,也就是所谓的“空调病”。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郝明伟介绍,“空调病”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将凡是与空调有关或者是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称之为“空调病”或者“空调综合征”,“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可出现发热、畏寒、疲乏无力、身体麻木、头晕等各种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上“空调病”?郝明伟介绍,一是老人、儿童、孕产妇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二是空调温度开的过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适应不良,可造成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些胃肠运动的减弱、关节痛等症状的发生。所以,一般来说,室内空调温度尽量不要低于26℃,室内外的温差不超过5~8℃为适宜,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0%~60%。
郝明伟还提醒,使用空调的时候,在空调房间待的时间不要过长,定时关闭空调,打开窗户,增加换气,保证室内新鲜空气的流入,可以每两个小时开窗换气一次;每天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动时间,多喝水,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不要让空调出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是刚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大汗淋漓,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直接吹冷风。同时,开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颈椎、膝关节等部位;在开启空调的密闭室内,不要抽烟,注意卫生,可以定期使用一些消毒剂,杀灭和防止室内微生物的滋生,避免细菌性肺炎的发生。另外,空调也要定期清洗,防止空调内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
通讯员 朱沛炎 费秦茹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文
周继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