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夸克:科学家发现自旋粒子的“排列取向”

时间:2023-01-19 08:45:34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科学家发现自旋粒子的“排列取向”,希望以下科学家发现自旋粒子的“排列取向”的内容对您有用。

本报讯 日前,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马余刚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在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向。1月19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这项研究用充分的实验证据,建立了核物质系统和粒子物理(自旋)之间的联系,为核物质自旋动力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并有可能提供测量强相互作用中局部涨落强度的探针。”马余刚告诉《中国科学报》。

基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螺旋径迹探测器(STAR)的碰撞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接近光速的金核-金核对撞,形成的夸克物质中产生的?拚介子表现出新的“整体极化”现象。即非对心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会沿着反应平面法线方向产生巨大的轨道角动量。理论研究表明,该角动量会以流体涡旋的形式传递到QGP中,QGP中的粒子通过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自旋极化。

研究人员在STAR实验组测量了?拚和K?觹0介子的整体自旋排列,并采用马余刚团队在2005年建立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跟踪这些粒子的衰变产物相对于反应平面法线方向的角分布,再将这些角度分布测量值转换为母粒子处于三种自旋状态的概率,实现母粒子的自旋排列密度矩阵的测量。

该研究探索的“整体极化”效应是一种新现象,在没有整体自旋排列信号的情况下,他们测量的?拚和K?觹0介子自旋处于三种状态中每一种的概率都等于1/3,正如对于K?觹0介子的实验测量所展示的。但是对于?拚介子,实验数据表现出强烈的信号,即一种状态优于其他两种状态。

在传统机制下,将夸克水平的自旋极化转换为介子的整体自旋排列得到的效应远远低于该论文中新的测量结果。为此,理论核物理科学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QGP内强相互作用力的局部涨落,可能驱动了?拚介子的整体自旋排列。这种新的机制也考虑了?拚和K?觹0介子之间不同的夸克组分,并解释了实验上观测到的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一理论仍需要更多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马余刚说,他们与合作者正在研究另一种由同味道(味道是一种夸克的类别)夸克-反夸克对形成的粒子的自旋整体排列——J/Ψ粒子的整体极化。如果发现J/Ψ粒子的自旋整体排列,将为强相互作用力的局部涨落的理论解释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557-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